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愛孩子與害孩子隻差一步

劉昌宇 

2012年06月01日11:13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現在的獨生子女一個個都很聰明活潑,在家裡被視為掌上明珠。在這種優越的環境裡,他們衣食無憂,許多不正當的要求在父母的溺愛下也大多能夠得到滿足。家長們則認為,反正隻有一個孩子,錢不用在他們的身上,用在哪呢?這種“一味滿足”的遷就式做法,長此以往,會害了孩子。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許多人生的第一堂課都來自家長平常的言談舉止。不經意間,家長某些不良的習氣也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正確不正確,凡事有求必應,過於溺愛,很容易養成他們自私狹隘、不講謙讓,隻知索取、不懂回報的不良個性。所以,家長也好,老師也好,當務之急是要給孩子上好人生的“第一課”——學會感恩。

教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體恤大人工作的辛勞,懂得老師教育培養他們所付出的艱辛勞動,有助於培養他們健康、獨立的人格。長大了,他們就會懂得“一分汗水,一分收獲”的道理,就會加倍努力,知道隻有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真正贏得社會的尊重,也才會百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這樣的孩子,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走向了社會,他必然會反哺父母當年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育之恩、社會對他們的關懷愛護之恩。一個常懷感恩的人,遇事才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待人處事有分寸、懂包容,並且心懷坦蕩。

教孩子學會感恩,還有助於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不光家長付出了心血,老師也同樣付出了辛勞,他們理應受到尊重。孩子理解了老師的艱辛,就會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認真學習。而這種知恩圖報的精神日積月累,必然升華為一種拳拳的愛國之心、一種赤誠的報國之心。反之,一個對有養育、教育之恩的家長、老師都不感恩的人,怎麼能指望他會感恩社會、報效國家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但把握好孩子人生的第一課尤為關鍵。現在的孩子成熟得早,接受能力強,家長一定要重視自己孩子人生觀的培養,把握好他們的人生航向。一年一度的兒童節就要到了,家長們除了帶孩子上公園游玩,給他們送上一份禮物,還應利用好這個節日,給自己的孩子補上一堂感恩課,這才是最重要的。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6月01日   第 05 版)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