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火線撤離 偉大祖國接我回家【3】

本報記者 杜尚澤 趙成

2012年10月19日09: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2002年到2011年,我國內地出境公民從1660萬人次猛增到7025萬人次,“外交為民”理念已經滲透到方方面面

黃屏認為,自利比亞撤離我公民是我國眾多“外交為民”案例中最突出的一個,而撤離規模之大、時間之短、組織之有序,不僅顯示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也體現出中國在“意願”、“實力”、“制度”、“外交”、“隊伍”、“黨組織”六個方面的巨大優勢。

首先體現了“意願”優勢,國家領導人和人民有共同的意願,集全國之力來解救我們在外落難的同胞﹔第二是“實力”,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有實力和能力保護自己的人民﹔第三是“制度”,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越性,確保了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第四是“外交”,中國一貫奉行和平外交政策,贏得了滿天下的朋友,在關鍵時刻能夠得到各國幫助﹔第五是“隊伍”,我們擁有一支能夠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指示精神的外交隊伍,這還是一支特別能打硬仗的外交隊伍﹔第六是“黨組織”,在35860名撤離人員中,近3萬人來自中資企業,這些公司中的黨組織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共產黨員也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撤離行動的成功也要歸功於一線“有組織”。

偉大祖國對每一位同胞生命的珍惜溫暖人心。回顧過去十年,包括驚心動魄的利比亞大撤離,中國共開展了12次撤離海外公民行動,從所羅門群島、湯加、東帝汶、黎巴嫩、乍得、加蓬、泰國、吉爾吉斯斯坦、海地、埃及、利比亞、日本等12個國家,把近6萬名同胞從飽受戰亂、災害的異國他鄉接回祖國。

黨的十六大以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發展,特別是隨著“走出去”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活躍在世界各地。2002年到2011年,我國內地出境公民從1660萬人次猛增為7025萬人次,在外勞務人員數量從41萬人增加到81萬人,境外企業從不足7000家增長到1.8萬家,遍布全球178個國家和地區。

“外交為民”的理念,已經滲透到方方面面。除了處置重大突發安全事件,更多的工作是提供日常領事保護和協助、開展預防性領事保護工作。點滴小事看似簡單,卻積水成溪。十年來,累計處理來自留學生、海外訪客、游客、經商者等求助事項近20萬件,涉及數百萬人。

談起十年來親歷的一場場撤離行動、一件件日常工作,黃屏感慨道:“作為外交人員,我們時刻牢記著胡錦濤總書記的那句話——珍惜每一位同胞的生命。祖國強大了,中國公民在海外的生命財產安全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黨和政府‘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的生動體現,也為中國外交工作尤其是領事保護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責任編輯: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