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高招分數 “女高男低”性別歧視還是弱勢補償?

2012年07月23日15:04    來源:《工人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2012年高招工作尚未結束,有關高招是否公平成為人們的熱點話題,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焦點集中在錄取分數線的男女分數有別以及限制男女比例。

今年中國人民大學首次在提前批小語種錄取時,北京地區文科的男生分數線為601分,女生分數線為614分。南京師范大學廣播電視編導男生最低錄取線509分,女生518分。還有媒體報道,各高校在粵提前錄取一本院校第一志願投檔分數線,其中多個院校分男女劃線,女生線最多高於男生44分。

其實,關於高招某些專業男女有別的做法,並不是肇始於今年,2005年,媒體首次曝光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小語種專業招生分數線男女有別的多年“潛規則”。

高校某些專業錄取分數線男女有別,觸動了人們的敏感神經。此舉體現了性別歧視還是弱勢補償,沒有經過科學考証,甚至不夠公開透明的差別待遇,真的能體現設計者良好初衷麼?

性別歧視還是弱勢補償

孩子尚在讀高一的家長盧辛行憂心地對記者講到,“現在是一些報考小語種等專業的優秀女孩失去機會,英語、中文等文科專業也有女生佔絕大多數的現象,以后是否也要限制這些專業的性別比?我的女兒高考時會不會遭遇這種不公?”

在記者採訪中,秉持這一觀點的人佔了大多數,認為小語種等專業分數男女有別涉及性別歧視,是在制造不公。

近日,我國第一個以媒介與性別平等為關注領域的民間組織婦女傳媒監測網絡發表文章《好反是錯?——從高校分性別劃線看男權布局》,指出“限招女生沒有合理依據,不過是人為歧視”,“高校招生是競爭性體制,但這是人與人的競爭,不是男與女的競爭。限招女生卻將焦點主觀集中在性別,通過人為操作挑起性別競爭,又扮演傾向於男性的裁判,這是制造性別沖突,不利於兩性和諧。”

7月9日,長期關注性別平等的公益人士呂頻向教育部申請信息公開,詢問2012年的高考招生中教育部批准了哪些高校的哪些專業可以限制男女生錄取比例?依據是什麼?

曾代理多起反歧視訴訟的公益律師黃溢智指出,依據中國加入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和我國的教育法,高考招生中的性別限制屬於國家應該消除的歧視性做法。高校招生應堅持公正原則,分數線不應該基於性別予以區分。對於高校的此類招生行為,作為行政管理機關的教育部應該負起監管責任。

與涉及性格別歧視觀點相反的,為此舉叫好,認為“弱勢補償”的聲音也不在少數。

有學者指出,對於教育弱勢群體來說,僅僅強調平等對待、機會均等並不能完全實現教育公平,必須額外地進行一些“弱勢補償”。招生分數線“男女有別”飽含制度善意。堅持“性別分析”,踐行弱勢補償原則,和教育公平的價值追求並不矛盾。一方面,招生機構要進一步提高“男女有別”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堅持程序正義﹔另一方面,公眾應摘掉“有色眼鏡”,對分數線“男低女高”進行理性解讀。

(責任編輯:星燁)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