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揭秘:國民黨“御林軍”起義前后【2】

2012年07月26日16:06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王晏清將軍——“首都警衛師”最后一任和97師的首任師長,是這次起義的最為關鍵人物。他原是國民黨青年軍第208師副師長。此人為人正直,作風正派,不抽、不嫖、不賭、不沾酒色,不趨炎附勢,在國民黨高層軍政人員中算得上是少有的正派人士,並因此深得青年軍公認的頂頭上司——蔣家大公子蔣經國的賞識,被看做是比較“有所作為”的少壯派軍官。

王晏清能坐上“御林軍統領”這把金交椅,他自己是始料未及的。1948年8月,“首都警衛師”原任師長趙霞升任即將成立的45軍軍長,警衛師師長一職空缺。國民黨許多高級將領對這個重要職位都垂涎三尺,不少人不惜花費大把大把的金條來打通關節,以圖換取此位。但國防部接連開出的幾份候選人名單都未能得到蔣介石的認可。蔣經國得知此訊后,越過國防部,直接向其父極力推薦王晏清。不久,蔣即在官邸召見了王晏清,對王的談吐、氣質及各方面條件均感滿意,遂任命王晏清為警衛師師長。

王晏清將軍雖然身為國民黨高級將領,此時又掌管著蔣介石的“御林軍”,地位和權力均今非昔比,但一向剛正不阿的王晏清對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十分不滿,對周圍同僚的所作所為也常表示出明顯的反感情緒。中共南京地下黨組織掌握這一情況后,決定深入做王的策反工作。為了促成其起義,專門派地下黨員陸平擔負此項任務。

陸平通過內線鄧昊明和李君素(此二人也是我黨地下工作者)結識了王晏清,並很快取得了王的信任。王晏清明知陸平是中共地下黨員,但並不介意,還主動表示願與陸多加交往。在與王晏清的多次接觸中,陸平向他闡明了時局的發展和我黨的政策,引導和鼓勵他棄暗投明,向蔣家王朝反戈一擊。王晏清雖對我黨的政策和政治主張表示出理解和歡迎,但對起義一事卻遲遲不做表態。王晏清私下裡曾多次對自己的幾位摯友談到,國民黨政府雖然腐敗無能,失敗的命運也不可避免,但自己是蔣的學生,蔣家父子對自己又有知遇之恩和提攜之情,自己雖說與蔣政見不合,但在這個時候離他而去,特別是率部起義,對蔣無疑是釜底抽薪,這種“恩將仇報”的做法太不仗義,難免被天下人恥笑。針對王晏清的思想顧慮,陸平反復做其工作,重點是幫助他認清蔣介石反共反人民的真面目。經過多次推心置腹的深談,王晏清拋棄了“道義”的包袱,打消了思想顧慮,下定了起義的決心。

3月下旬,南京地下黨組織就97師的起義事宜正式與江北第三野戰軍司令部取得了聯系。為了便於起義能及時得到解放軍的支援,三野司令部還通過地下黨組織得到了該師的無線電密碼。

就在起義大計進展順利、即將成功之際,意外的事故卻突然發生了。3月22日晚,王晏清突然從師部駐地江寧鎮打來電話,沒有從事秘密工作經驗的王晏清在電話中問道:“你們電台的呼號是什麼?你們沒有告訴我,我怎麼與你們聯系?”由於97師師部的外線電話須通過軍部總機轉接,而軍部總機時刻都有國民黨特務監聽,王的這個電話,實際上等於是自我暴露。陸平接電話后,馬上意識到起義事宜有泄露的可能,如不當機立斷,王本人也有危險。

(責任編輯:俊馳)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