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天域天堂》盡展青海魅力 感受藏族文化(組圖)

2012年07月27日09: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藏羚羊舞,表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環境。 攝影:姚培碩

假面舞來自於青海羌姆、藏戲等宗教儀式,是藏傳佛教舞蹈。 攝影:姚培碩

《天域天堂》盡展青海魅力。攝影 姚培碩

中新網西寧7月26日電(姚培碩)轉動佛音碗的喇嘛、手持轉經筒的信徒、放酥油燈的男女老少……如此這般獨特的藏族文化元素25日晚呈現在西寧西門體育館的舞台上。

這台由青海西寧市歌舞團百余位演員帶來的大型音畫舞蹈詩《天域天堂》,共分為序幕、天意、天域、天堂、尾聲五個篇章,以出生在青海塔爾寺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為原型,講述了宗喀巴潛心佛教不能返回家鄉,母子遙相思念的故事。

主創團隊為了將感人肺腑動人心弦的故事史詩般展開,使觀眾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藏族文化獨特的魅力,劇目採用了“詩化”的藝術表現手法,運用現代化,高科技的多媒體舞台技術,盡情地展現出青海悠久的多元特色地域文化歷史以及神奇、靜謐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劇目中的假面舞、神鼓舞、卓舞等多來自青海藏族民間舞和藏傳佛教舞蹈。在繼承傳統基礎上,主創也融入了不少現代元素,如神鳥舞運用了芭蕾舞蹈元素﹔藏羚羊舞中,藏羚羊與美麗的少女的互動加入了踢踏舞﹔此外,劇中音樂也是以藏民族傳統民歌的襯腔引句、樂段、寺院傳統吹打樂《迎神曲》為基礎,大量地融入現代音樂。如四人女子民歌組合演唱的《白度母咒》,帶入說唱元素,人聲的電音處理充滿神秘感等。

據了解,為保証這台舞劇原汁原味地展示青海獨特的地域文化,主創人員從民間收集了近3000件藏族服飾服裝,六弦琴和大法號等神秘的西藏樂器也被搬上了舞台。

《天域天堂》由青海省西寧市人民政府主辦,西寧市文化廣播電視局、西寧市旅游局共同承辦,西寧市歌舞團出演。自2009年5月上演以來已在青海省內外演出共200余場,並先后赴福建、上海國際藝術節、北京人民大會堂、廣州亞運會進行多場演出。

(責任編輯:星燁、安鑫)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