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六旬華裔在美貧困區教中文

2012年07月30日11: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華裔陳黎意芳在非華裔貧困地區創辦了中英雙語教育學校,廣受好評。圖片來源:僑報
 
據美國《僑報》報道,今年67歲的陳黎意芳(Yvonne Chan)有著一顆堅強而又溫暖的心。她在百分之百貧困家庭的聖費爾南多地區創辦了一所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取名為旺恩中小學。這所學校98%的學生為西裔,亞裔不到0.5%,但她卻在這裡施行了中英文雙語教育,而且辦得非常成功,受到家長的歡迎。
 
陳黎意芳:因為窮,才需要改變
 
陳黎意芳身為華裔,為什麼要到幾乎沒有華人而是拉丁裔及非裔佔多數的地區開設中文課?陳黎意芳回答,正是因為窮,才需要改變,而世界的未來是全球的、國際的。讓這些出身於貧困地區的非華裔學生學習中文,可以培養他們的國際觀,在未來競爭的市場上,令他們比其他未學中文的學生更有競爭力。陳黎意芳校長為了更好地建設學校,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一套獨特的學校管理方式。
 
陳黎意芳把學校當成一個社區來建設,除了在學校為學生提供課程,還提供家長課程,包括營養和健康的課程,創建了家庭中心,讓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她還創建了社會服務中心,提供疫苗注射、兒童看管、職業訓練、法律援助等其它項目的服務。
 
陳黎意芳認為,隻有保障好這些貧困學生的基本生活,他們才能全身心投入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陳黎意芳的華裔背景,讓她在中國高速發展的這些年間敏銳地意識到,教會這些學生中文,能讓他們掌握未來突破困境的有利武器,因而,她不像某些公立高中隻開一兩班的中文課程,而是要讓整個高中的學生都修中文課程。
 
整所高中17名教師中,就有四位教中文。學校建立初期,資金短缺,陳黎意芳用自己當時僅有的資金,以及借到的錢,將旺恩中小學從幼兒園到12年級的全部八十多名老師都帶到中國,讓他們親身體會學生掌握中文的重要意義,讓所有教師同心同德,走出一條中英雙語高中的路子。
 
學中文 高中畢業生嘗到了甜頭
 
旺恩中小學從2006年開始教授中文課程。校長陳黎意芳感嘆說:“一開始很困難,那時候學校規模還很小,沒什麼建筑,學生人數也不多,第一年中文課隻有40個學生,第二年增加到60個,第三年已經有88個了。”現在學校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好了,在當地已是赫赫有名,在全美國也算是一所有名的公立雙語學校了。旺恩中學的中文課程教授從九年級到十二年級,效果良好。所以,陳黎意芳准備再接再厲,將中文課程往下普及。而小學也決定,從明年起,每天以表演藝術的形式,在課堂教授40分鐘的中文,為此將每天放學時間下午由兩點多鐘延長至三點,學生、老師及家長們對這一做法也表示贊同。如今,學校還開設了幼兒班,陳黎意芳說,她還將自己的兩個孫女也帶到該幼兒班上課。 旺恩中小學的學生,已經從中文教育嘗到了甜頭。今天18歲的何雅(Jessica Joya)和薇拉 (Yicela Vera)都是墨西哥裔,兩個女孩剛從旺恩中學畢業,她們也是該校中文課程第四年的畢業生。學業不算非常優秀的兩名學生,卻已經雙雙被美國名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錄取。過去,對許多貧困社區的學生而言,能否進入大學校門,都是極大的挑戰,更別提進入像UCLA這類競爭激烈的名校。旺恩中小學去年有兩名學生被UCLA錄取,今年則猛增至7名,佔高中應屆畢業生的10%,還有一名更被伯克利加大錄取。
 
中文改變了學生的性格 更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陳黎意芳驕傲地說,洛杉磯一些知名的私立高中被UCLA錄取的應屆高中生的比例也不過3%至4%,而她這所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公立學校,高中畢業生被名校錄取的比率則高達10%,除其他原因外,中文教育自然起到很大作用。
 
何雅打算在UCLA學心理學,薇拉則准備學生物,但何雅表示,她還准備學國際商務課程。她說:“我希望用我的中文語言能力與中國做生意。”她說自己生在美國,父母來自墨西哥。所以她可以流利地講英語和西班牙語。通過在旺恩學校學習四年中文后,她掌握了三門語言。她說:“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會中文對我未來的事業很有幫助。”何雅與薇拉都表示,在申請學校時,中文為他們增色不少。同時,她們還表示,學習中文也塑造了她們的性格,讓她們更自信、更開朗了,見到誰都喜歡說句:“你好!”陳黎意芳也表示,學校教授中文課程確實對學生申請好的大學十分有幫助,除了掌握了一門很有競爭力的語言之外,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學習漢語培養了國際化的視野,這些都是名校十分看重的個人素質。(趙成心悅)
 
(責任編輯:致遠)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