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出600萬元要為誰買官?

2012年08月03日10:54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北京的王先生先行墊付600萬替兩個朋友買官被騙,其中一個朋友官至遼寧省廳長,謀求副省級職位。詐騙王先生的嫌犯鄒焰焰已經受審,據知情人分析,王先生打算一人扛了,把買官的朋友說出來沒有意義,私下裡怎麼給錢也與本案無關。(8月2日《新京報》)
 
600萬元,顯然不是個小數目。我們固然不應對王先生的財產來源做有罪推定,但因其“想買官”是確鑿的事實,因此,盡管“私下裡怎麼給錢與本案無關”,但“把買官的朋友說出來”顯然又不是真“沒有意義”的事情。
 
既然是有官員想要買官,就不能因結果未曾得逞而對買官的情節忽略不計。2002年,中央下發《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了“不准在選舉中進行違反黨的紀律、法律規定和有關章程的活動,不准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封官許願,營私舞弊”﹔2008年,中紀委、中組部又聯合印發了《關於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進一步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見》,進一步強調對於行賄買官、受賄賣官的,按照組織程序,一律先予免職,再依據黨紀政紀和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吊詭的是:一方面,買官賣官一直未曾禁絕,另一方面,各色“賣官一覽表”上,買官者往往以“某某”代之,即便賣官的官員倒了,買官者卻常常安然無恙。在司法監察的邏輯裡,理應不放過任何買官賣官的蛛絲馬跡,既要依法懲處賣官者,同樣不能放過買官者。不然,打擊權力倒賣就始終是“長短腿”。
 
600萬元,替“兩個朋友”買官,如果此事是當事人杜撰,那就歸於簡單的詐騙﹔但如果不幸是事后真言,公眾自然要追問:出600萬元要為誰買官?——所謂“廳長”是哪位?更重要的是,如此巨額的買官款項,如果不能証明其合法來源,不免令人聯想權力尋租的結果,更直接的問題是,買官款清白嗎?
 
好在這是一場鬧劇,但鬧劇的背后,依然有值得慎思的問題:如何完善用人公平機制,如何打擊買官沖動與賣官行徑——法律與制度當有更積極的作為。
 
□鄧海建(媒體人)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