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子女教育應該注重形式

博 源 

2012年08月01日16:06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海外華人子女教育與祖(籍)國的教育截然不同,教育形式雖然與祖(籍)國存在著一定的共性,但價值觀的取舍、對人文環境的認識,以及道德倫理觀念形成卻有著極大的差異。東西文化的碰撞交融是海外華人子女成長的一大特色,海外華人子女接受的社會教育是西方教育,而家庭教育卻蘊含著豐富的東方色彩。在海外長大的孩子獨立生活的願望極強,對父母的依賴性相對更少,對長輩的逆反心理也大大超過生活在中國的青少年。

海外華人子女的逆反心理主要產生在進入中等學校的時期,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社會活動使他們對中式家庭的教育產生一種特有的抵觸,他們對家長的羅嗦和叮嚀越發的厭煩,所萌發的對立情緒更為強烈。

生活在博洛尼亞的一名中國女孩幾年前在未成年時因無法接受父母的管教離家出走,17歲懷有身孕便嫁給了比她大7歲的男子。家長的反對無濟於事,家長的干涉更讓她產生反抗情緒。無奈在父母的被迫默許下,這名中國女孩結了婚。讓這名中國女孩始料不及的是,結婚幾個月便與丈夫分手,一個18歲的女孩不得不帶著自己襁褓中的嬰兒重新回到父母身邊。

生活在普拉托的黃先生告訴筆者,自己由於工作忙碌意大利語不好,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去學校開過一次家長會,連學校的名字、地址、老師的姓名也不清楚,孩子的學業從未進行過輔導。黃先生說,自己隻能逼著孩子學中文,越逼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強烈,最后隻能放棄。

幾天前,黃先生酒后因家庭瑣事大聲吼了他正在讀高中的女兒幾句,女兒無法接受並威脅跳樓自殺,同時威脅母親不離開父親便獨自外出。母親為了女兒隻好隨女兒離開家中,女兒卻說,再也不想見到父親,並和父親斷絕一切聯系。

意大利華商總會會長朱玉華在談到意大利華人子弟教育時表示,目前意大利語已經成為許多華人子女的母語,而家長對意大利語知之甚少。父母與子女完全無法進行正常溝通,父母講中文,孩子聽不懂,用意大利語交流,父母則又隻能一知半解,兩種文化交流的隔閡更加激化華人子女的逆反心理。

海外華人家長對待教育子女問題有著共同的心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東方的傳統教育和倫理與西方價值觀念的差異,已經形成了家長與子女的心理障礙。海外華人家長應正視子女與自身價值觀的差異,僅僅在物質上滿足孩子、從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夠的。家長必須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積極地教育孩子,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進行教育。

(摘自意大利歐聯通訊社)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