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不要擺出代言“上帝”的樣子

黃 晴

2012年08月01日09:27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7月30日,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向國會遞交了《2011年度國際宗教自由報告》。報告妄稱,2011年,在政府尊重和保護宗教自由方面,中國的情況“顯著惡化”,並被列入所謂“特別關注”名單。此外,阿富汗、古巴、厄立特裡亞、伊朗、朝鮮、巴基斯坦、俄羅斯、沙特阿拉伯、蘇丹、敘利亞、越南、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多國也被美國“特別關注”。
 
199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際宗教自由法》。根據這一法律,美國國務院建立了國際宗教自由辦公室,並由美國總統任命的無任所大使領導這一辦公室。這一辦公室負責起草年度國際宗教自由報告。
 
對美國這些年的上述做法,人們似可提出如下質疑:
 
其一,自從民族國家成為國際社會的主體以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是最基本的國際關系准則。美國似也沒公開否認和挑舋這一准則。但是,美國卻喜歡通過國內立法制定“國際”法,什麼《國際宗教自由法》啦,什麼《國別人權報告》啦。美國以國際標准和價值的制定者自居,但聯合國沒有授權美國這樣做,各國也沒有認可和選舉美國這樣做。因此,這充其量是美國的自彈自唱、自娛自樂而已,沒有任何國際合法性。
 
其二,美國的“宗教自由”理念對外是一根打人的棍子,在其國內,也絕非絕對的和無限的。上世紀末,美國曾對國內一個邪教組織“大衛”教派進行出動坦克之類重裝備的攻擊,說明美國對危害國家社會安全的邪教是不手軟的。這類事,在美國國內也是有爭議和反彈的,后來發生的俄克拉荷馬城大爆炸,與之就有關聯。美國的某些“自由”,例如持槍自由,在世界上是很難推廣的。多年以來,美國惡性槍殺事件頻頻發生,但美國槍支暴力文化太強大,沒有哪個總統敢碰這個馬蜂窩。於是,成千上萬的人死於非命。可以這樣說,在美國,人權考慮拼不過強大的步槍協會,拼不過其特定的歷史和文化。
 
其三,近年來,美國在全世界到處反恐,其口號之一就是打擊極端宗教主義。美國某些人極端痛恨所謂“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但美國前總統一句“十字軍”的話語流露,卻透著濃濃的基督教原教旨主義的味道。眾所周知,歷史上,宗教戰爭是人類的大劫難,不同宗教打來打去,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也打來打去。只是在實現政教分離后,這一問題才有所緩解,宗教間的包容才有所擴大。如今,美國政府卻擺出一副替全世界宗教“立心”“立則”的面孔,實在是撈過界了。“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美國政府至多是“凱撒”,而且是美國的“凱撒”,不要擺出代言“上帝”的樣子。
 
前些年,美國在世界上硬實力用得比較足,不服就打,效果不彰,成了虧本買賣。這些年,美國“軟實力”游戲玩得比較歡,挑撥激化他國的內部矛盾和問題,讓你們內斗,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從孫子兵法中山寨來的智謀,盡管打著仁義道德的旗子,其實和仁義道德不相干。
 
這種挑撥術,如果碰上“世事滄桑心事定”的對手,就不大管用。而且,任何游戲都會有效果遞減的規律,如果美國老這麼玩,“把破帽年年拈出”,其效果也將呈遞減趨勢。
 
(作者為本報高級編輯)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