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別把無辜者放在道德天平上

陳 昭

2012年08月03日08:38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羽毛球女雙比賽似乎成了倫敦奧運會媒體當前最熱炒的話題。國內媒體大多數同仇敵愾一致聲討,“恥辱”、“不道德”、“丟人”等各種最能宣泄感情的詞匯鋪天蓋地壓向中國羽毛球選手。不堪重負的於洋甚至透露出退役的打算。世界第一的女雙選手就此被不合理的規則葬送了奧運生涯。 
 
在這樣的時刻,我很驚詫國內媒體絲毫不冷靜不假思索地幾乎一致的聲討。連英國BBC都特別指出,中國媒體為何要批判自己的選手。著名的《金融時報》在一片喧囂聲中發出了與眾不同的聲音:“體育界充斥著運動員為了最終獲勝而在某個階段不願盡力的事例。游泳和田徑選手可能放慢自己的節奏。網球明星在比分落后時可能放棄一局,以節省體力。”《金融時報》開頭便為中國女羽辯解,“參加比賽的團隊明白,他們在最初幾個回合的成績,將決定他們在下一輪比賽中與哪一個隊相遇。事實上,體育愛好者們常常看到運動員故意不盡力。”“如果要懲罰,那應該追查始作俑者的責任,是不合理的游戲規則。”
 
當然,“消極比賽”畢竟讓現場觀眾覺得花了冤枉錢,很憤怒。但在奧運賽場上,這樣的“消極比賽”屢見不鮮。正因如此,所以規則制定者們才要去不斷修改完善比賽規則,以便使體育比賽更加激烈更具觀賞性。但是,在新的規則沒有頒布的時候,舊的不合理規則一旦受到質疑出現問題時,難道就要把運動員當成犧牲品而送上公平道德的祭壇上去接受審判嗎?
 
為了奧運會,4年來,八名女孩子把自己的花季青春都奉獻給了艱苦的訓練,國際羽聯做出的這個決定是否有些草率,值得探討。
 
總之倫敦奧運會才進行了1/3,以后還不知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是在賽場內外,我們時時都能感受到對中國的一些不公正評論。就像我們在國際舞台上,這種圍攻太平常了。本來,我們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就不強,因此,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我們更不能做使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三思而后行。
 
我想,沒有上面的暗示或者同意,於洋和王曉理也不會輕易去輸球的。要知道。她們畢竟是世界公認排名第一的女雙選手。如今拿她們作為犧牲品替罪羊,很難去說“公平”二字。現在,她們成為眾口一詞的聲討對象,我十分難過。  
 
我不是為消極比賽這樣的現象辯解,但是,在亂象后面我們需要看得更深一些,否則,就事論事隻能誤導輿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8月03日   第 04 版)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