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嶺南寫真:廣東吳川的別樣月餅文化

2012年08月06日09: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新社湛江8月5日電 題:廣東吳川的別樣月餅文化
 
作者 梁盛 龍志鬆
 
第二屆中國月餅節8月5日至7日在“中國月餅之鄉”廣東吳川舉行。在5日的參觀活動中,當地月餅別樣的文化底蘊讓在場的眾多海內外記者及專家學者驚嘆。
 
據史料記載,月餅是中國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到了明朝,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流傳開來。但到清代月餅才進入尋常百姓家。
 
吳川市月餅協會會長鄭日康告訴中新社記者,吳川月餅起源於南宋時期,當時有個吳川進士吳頤,在淮陰奉旨率軍抗擊元軍,大獲全勝,宋帝趙?在慶功宴上賜其父子“帝賜肉”。
 
“帝賜肉”是一種肉餡蒸的面包,餡料由多種食料組成,由御廚採用秘方特制,造型精巧,皮薄心靚,入口香甜,讓人回味無窮。但皇上賞賜的食品,是不能私自仿制的,吳頤想出一種既不逆旨,又能自制與友人分享的辦法,就是加進伍仁、腌肉等餡料,改變烹飪方法,抹上油,放火上烤灸。想不到這樣仿制出來的餅,出爐時香氣扑鼻,看起來色澤金黃,吃起來香甜可口。
 
宋景炎元年,吳頤解甲歸田,也將此餅帶回了家鄉吳川,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都廣邀鄉鄰親友一起食餅賞月慶團圓,還將月餅贈送他人,以表達團圓和祝福之意。此后,人們稱之為“吳川月餅”。
 
鄭日康說,吳川人制月餅、吃月餅在清代已開始流行。當時吳川的縣城吳陽鎮有無數大大小小的糕餅鋪。這些糕餅作坊平時承接婚嫁“過禮”狀元糕、龍鳳餅的訂做,中秋節期間則臨時多請伙計,趕做月餅。農歷八月初一開始,大大小小的餅鋪便爭相開爐制餅,一直忙到中秋節當天傍晚時分。
 
在吳陽圩生產月餅已有30多歷史的“新興糕餅鋪”店主養叔對記者說,舊時吳川縣城的餅鋪還有挂月餅招牌的習俗:在月餅上市第一天,伙計們早早起來,將一個幾公斤甚至幾十公斤重的月餅,用竹篾夾住,高懸在店鋪大門之上,寓意月餅正式上市。店老板則燒香、拜神、放鞭炮,祈求生意興隆。那個招牌大月餅是不賣的,等到了中秋之夜,忙完的東家和伙計們才把它取下來分吃,然后又守望下一年忙碌的到來。
 
餘興餅家是吳川現存最古老的餅家,現在店裡還完好保存著以前拓印月餅包裝紙的生鐵模和圖案早已過時的木模。
 
該餅家主人沈叔告訴記者,他家的月餅作坊是爺爺傳下來的,小時候,看到父親在做月餅時,是用柴火烘烤的。爐分上下兩層火力,上層是炭火,下層是柴火。塞進爐子裡烘烤的鐵餅托帶一根長長的手柄,托底是篩眼狀的,便於上下層火力均勻烘烤,保証月餅不溫不火,色澤金黃。
 
時至今日,吳川月餅以其“香酥可口、不油膩”等風味在中國獨一無二,產品熱銷世界各地華人社區,其中粵港澳、東南亞人尤為喜愛。2010年,吳川還獲授“中國月餅之鄉”稱號。(完)
 
(責任編輯:雲海、安鑫)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