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專家稱微博管理應靠法律 斷網刪帖不可取

2012年10月15日09:09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

斷網刪帖不可取 微博管理靠法律

3.3億微博用戶改變著什麼

一場關於政務微博的討論,始終貫穿著第二屆網絡問政與輿情監測高峰論壇。

這場9月21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的論壇中,3.3億微博用戶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這些微博用戶對政府管理已經產生深刻影響,是與會者的一個共識。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管理局公布的數據稱,截至到2012年6月底,我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人。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汪玉凱教授稱,到2010年年底,我國的微博用戶數量達到6000萬,2011年年底接近兩億,目前大約有3.3億。

這意味著,超過60%的中國網民都是微博用戶。“一些信息會被瞬間放大,不到兩個小時就形成一個網絡事件。”汪玉凱說,微博的普及為公民參與提供了平台,使得公眾能夠針對具體的公共政策,來施展自己的影響力,這將彌補有缺陷的實體民主。

2012年2月,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1年中國政務微博客評估》報告顯示,在新浪網、騰訊網、人民網、新華網4家網站經過認証的黨政機構微博超過3.2萬個。

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認為,作為公共傳播的一個媒介,藐視和蔑視微博的聲音是站不住腳的,各級政府和各級官員對政務微博、網絡問政的認識程度遠遠不夠,重視也遠遠不夠。

汪玉凱進一步分析說,重視的基礎是清楚微博究竟對政府管理有什麼樣的影響。

他認為,首先,微博讓社會整體進入自媒體時代,每一個微博都是爆料中心,可以成為新聞發布的載體和主體,這打破了過去僅僅政府作為主體進行信息發布的局面,“民間主體發布的信息,往往傳播速度比官方的還要快。”其次,微博可以對政府和公務員不良行為進行爆料,校正不法行為。第三,微博民意會對政府公共政策及其處理公共事務的行為進行評價,積聚成社會共識,快速形成擴大的效應。

汪玉凱表示,這3方面的影響將促進政府改變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擺正主仆關系。

官方微博別說“官話”

王旭明認為,有了對政務微博、網絡問政的認識,就應該進一步思考怎麼讓這條公民參與的渠道更順暢、更有效。他甚至認為,網絡問政的實質不僅是一種激情,或者是一種形式,而是通過這種激情和形式,在改變政府和官員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表達方式。

論壇發言中,王旭明問台下的參會嘉賓:“官員喜歡什麼方式?”他自己笑著回答說:“習慣辦公室寫文件,做報告,給領導匯報。”

“那麼,網絡上習慣什麼方式?”“大家知道,在網絡上是不分高低貴賤,網絡上所有人都平等,兼容並包,多元化表達。”

在王旭明看來,把辦公室搬到微博上,把文件搬到微博上,把網民當成自己的下級,在網絡上根本行不通,“特別不能說空話和套話,尤其是偉大正確的廢話。”

他認為,官方微博的內容如果把文件、材料“讀”出來,是最原始的方式,傳播效果最差。相對比較好的方式是“說話”的方式,像“說新聞”那樣把自己文件、材料想表達的內容“說出來”。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直言: “這就是要求官方微博‘說人話’。”

他提出,政務微博應該直面評論,不能刪除或關閉博友的評論,應該大膽、坦率和誠實的交流,說話有“街坊味兒”,同時要從問到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010年微博剛剛興起時,曾經有沿海省份的政府部門開設官方微博,微博的內容基本都是文件的摘抄,結果引來了很多網友的批評,在強行刪除一些網友批評的聲音之后,這個官方微博面對的是更多、更猛烈的抨擊。

王旭明說,改變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由“讀話”變成“說話”,再變成“對話”,優秀的政務微博考量的是有沒有這個認識和氣魄。

(責任編輯: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