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在敘搞政權更替是戰略短視

田文林

2012年06月11日08:32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敘利亞局勢日益緊張。胡拉事件之后,哈馬省卡比爾農場近日又起慘案。這無疑給西方深度干涉敘利亞提供了新借口。
 
盡管卡比爾慘案元凶待定,敘利亞調查顯示胡拉事件並非政府軍所為,不過,西方還是借機掀起新一輪反敘狂潮。美國財長蓋特納甚至呼吁動用聯合國“涉武”條款,提出對敘武力干涉的選項。
 
西方之所以鐵了心要推翻巴沙爾政權,一是出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狹隘心理。由於敘利亞不聽西方號令,因此隻要有機會便設法顛覆該政權。二是地緣政治利益。敘利亞是伊朗在西亞的主要盟友,如果敘政權易幟,西方未來“整治”伊朗就會容易得多。
 
西方國家顯然認為,推翻敘現政權比保留現政權好處更多。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敘利亞看似激進反西方,但由於其勢單力薄,這些年一直處於守勢,現政權對西方威脅十分有限,反倒是該國出現政治劇變反而會使西方國家面臨更大威脅。
 
首先,敘現政權倒台可能極大破壞地區格局失衡。西亞地區“小國林立”,各種矛盾錯綜復雜,建立和維持地區秩序殊為不易。貿然打破政治生態平衡,隻會使闖入者自食其果。當年小布什政府貿然發動伊拉克戰爭,本意是要清除該地區反美勢力,不料卻由此打破兩伊相互制衡局面,不得不面對伊朗坐大的威脅。2011年劇變以來,該地區激進勢力日益處於守勢和頹勢,海灣國家為代表的溫和勢力日趨得勢並加緊擴張影響力。如西方繼續一味打壓激進勢力,隻會使地區力量失衡加劇。
 
其次,推翻世俗政權可能激活極端恐怖勢力。敘利亞掌權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奉行的是世俗民族主義,它與打著宗教旗號的極端恐怖勢力,特別是“基地”組織水火不容。從這一意義上,至少在彈壓極端恐怖勢力這點上,敘利亞與西方頗多共同利益。利比亞戰爭已經使該國長期被壓制的伊斯蘭極端勢力乘機坐大。當前西方主導的倒巴沙爾狂潮之下,敘局勢岌岌可危,由此為“基地”組織向該國滲透提供了可乘之機。據報道,與“基地”組織相關的各種恐怖團伙正大量向敘利亞滲透。同時,受敘利亞局勢動蕩波及,黎巴嫩局勢趨於惡化,武裝沖突不斷,部分地區已成為“基地”組織“庇護所”。
 
敘利亞地緣位置敏感,正好處於馬格裡布和海灣兩大次區域的接榫位置。一旦該國政局失控,敘利亞很可能像伊拉克那樣,成為恐怖主義活動的新天堂,而且恐怖勢力很可能以敘利亞為策源地,同時向北非和海灣地區蔓延,使西亞北非的各種恐怖勢力形成呼應態勢。根據以往經驗,西亞極端勢力一旦形成氣候,最終往往會將矛頭對准西方國家,甚至可能再次出現類似“9·11”那樣的恐怖襲擊事件。
 
當前西方隻看到巴沙爾政權倒台對其有利的一面,而看不到由此引發的一系列負面效應。這使其很可能在同一個地方兩次摔倒。這隻能証明當前西方領導人的戰略短視。
 
當前,西方國家在敘利亞問題上躊躇滿志,但實際已日漸被無節制的推動政權更替的霸權野心迷失了理智:利比亞之后是敘利亞,而敘利亞倒台后又會強推伊朗。這種無止境的貪婪和短視,使其能力與意圖、手段與目標之間越離越遠。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