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六一”檔怎麼成了香餑餑

苗春 

2012年06月04日10:18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今年“六一”前后,北京的影院喧鬧熙攘,據一些媒體報道,僅“六一”當天就有《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神奇海盜團》、《超蛙戰士之威武教官》等8部中外新片上映,加上5月31日上映的《雨果》,近十部與兒童相關題材的中外電影扎堆,造成了一片繁盛的景象。究其原因,筆者以為可以用天時、地利、人和來形容。

今年“六一”檔首先是佔了“天時”之利,6月1日適逢周五,幼兒園、學校通常也會在這一天安排些匯演、游園之類的集體活動,加上接下來的雙休日,進一步擴大“節日”效應,3天時間制造了一個“小長假”,形成了一個“可觀”的六一檔期。這對切盼在春節、五一、國慶和暑假幾個檔期之外,另有時機推出影片的出品方和院線來說,可謂制造了“見縫插針”的好時機。

在地利方面,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國內電影市場催生了大批多廳影院,與往年片源不足相比,今年這些多廳影院可以物盡其用,滿足不同家長和孩子的觀影需求。有些院線的工作人員甚至反映,因為片子太多,檔期相對較短,孩子們又較少夜生活,給排片造成了困難。

兒童節檔期的繁盛,也有些人為的因素。據悉,北京市有關部門在兒童節前后推出一些活動,全市的68家影院放映千場、百部經典兒童國產影片,兒童票價1元,陪同的成人票價10元,這一舉措,無疑對“六一”前后的觀影活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過應該看到的是,真正能夠在市場上引起巨大反響,獲得家長和孩子共同肯定的,恐怕還是那些質量高、內涵深的好電影,而真正能在票房上有所貢獻的,可能還是那些引進的外國電影。今年的兒童電影市場一直都在強調所謂的“合家歡”概念,就是“孩子愛看,家長能看”,而不是“孩子興沖沖,家長睡大覺”。這方面,《雨果》就是個典范,它能讓成年人回憶曾經的美好時光,體會其中的深情,心靈為之震撼,也讓孩子們陶醉於其中的童真童趣,被小主人公的經歷和故事深深吸引。國家每年出資拍攝數十部國產兒童電影,兒童節時卻僅有兩三部露面,其余難覓蹤影,總體票房也及不上一部外國大片。切盼國產兒童電影能夠切實得到提高,不僅讓國人一睹芳容,而且能真正給孩子們、給家長們帶來歡樂和思索。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