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美國要“再平衡”什麼?

阮宗澤 

2012年06月04日09:59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6月2日,美國防長帕內塔在第11屆香格裡拉對話會上,發表《美國對亞太的再平衡》演講,重點談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作用以及如何推進“再平衡”的新軍事戰略。尤為引人關注的是,六成海軍力量要部署到亞太地區。

  今年1月出台的美國新軍事戰略,宣稱美國戰略重心向亞洲轉移。但此表述引發國內外爭議,認為“轉移”一詞歧議太大,隨即改為“再平衡”,意在強調美國從未離開亞太地區,只是在伊、阿兩場戰爭后,對關注重點的重新調整。

  那麼,美國要“再平衡”什麼?

  首先是歐亞地區戰略的平衡。即認為歐洲不再是美國的戰略重點,亞洲已經取而代之。帕內塔說,今后五至十年,美國將繼續加強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將更大比例的部隊部署在該地區。此前,他在美國海軍學院2012年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要求該學院畢業生“保持並加強美國在廣闊的亞太海域的力量”。

  其次是軍事戰略的平衡。即更加注重海軍和空軍,到2020年前,美國海軍力量將改變目前在太平洋與大西洋“五五開”的部署格局,將60%的戰艦部署在太平洋﹔大部分巡洋艦、驅逐艦、潛艇與瀕海戰斗艦部署在太平洋,航空母艦數量增加到6艘。帕內塔說,除數量外,美國還要在太平洋部署更先進的高科技潛艇與戰艦,以及新的電子戰設備與通訊系統等,以提高質量。

  再次是部署方式的平衡。即不再像冷戰時期那樣建設新的大型的永久性基地,來加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而是與盟友及伙伴國協作,通過接受臨時任務,參加聯合軍演、訓練和行動,確保伙伴國提供港口、機場和其他設施供其使用。這種做法更加經濟實惠,花費少成本低,伙伴國的政治反對相對較小。

  明眼人都看得出,在各種“平衡”之中,美國正將亞洲裝修成表演場,以展示肌肉,上演“健美秀”,以不斷增長的軍事存在為特征的“再平衡”,無疑將打破該地區原有平衡。

  其實,各種“平衡”之外,美國還需要考慮另一個“再平衡”,那就是擴軍與加強美亞經貿關系之間的矛盾。與“緊縮歐洲”及其他地區相比,亞洲經濟蓬勃發展,是最具活力的增長區。美國急需提升亞洲在美國對外經貿戰略中的地位,以便擴大對亞洲地區的出口,增加國內就業,分享亞洲經濟增長的紅利。

  如果在亞洲地區揚幡招魂,制造緊張,顯然不利於美國的“出口倍增”計劃。但事實上,以霸權為目標、以軍事為導向的“再平衡”,極可能侵蝕該地區過去30多年來的和平與穩定,以及亞洲各國之間業已建立起的互信互利,從而給亞太帶來“再緊張”、“更緊張”。

  在亞太,中國是美國繞不開的話題。帕內塔說,亞太地區穩定的關鍵是美中兩軍共擔安全責任,促進亞太和世界和平,美國願意與中國加強防務合作,開創一個新時代。我們聽其言,更要看其行。

  中美如何在亞太相處,涉及中美兩國人民的福址,更關乎亞太的和平與繁榮。中美應共同向亞太地區提供“負責任的公共產品”,而不應拿“再平衡”去“平衡”對方,“平衡”亞洲和世界。反之,將落入“再平衡”的陷阱,為本已不平靜的亞太添亂,並將有損自身利益。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國際問題研究》雜志主編)

(責任編輯:張東偉、趙磊)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