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國有能力應對外部“麻煩”

吳建民 

2012年08月21日08:45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回顧我國近十年歷程,有兩個鮮明特點。

這十年,第一個特點是,中國大發展。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2001年為1.15萬億美元,2011年增至7.2萬億美元,十年增長近6倍。如此速度,世界刮目。

中國大發展,絕非孤立現象。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一大批新興大國崛起。盡管有的國家增速沒中國這麼快,但進步同樣巨大。如印度2001年GDP為4775億美元,2011年增長至1.6萬億美元。巴西、南非、俄羅斯、土耳其等,同樣增長迅速。發展中國家崛起的大潮,為中國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這十年,第二個特點是,隨著中國日益崛起,在國際上遇到的各種麻煩也在增多。如何看待和應對這些麻煩?

首先,必須看到,這些麻煩是中國發展、進步的產物。中國大發展,使得國際力量對比,特別是本地區力量對比發生急劇變化。1968年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這一位置上穩坐了42年。但是,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我在與日本人士的接觸中,深感這一變化對他們的沖擊是巨大的。

變化會帶來不安、焦慮乃至恐懼,這是人之常情。美國“重返亞洲”,提出2020年前將60%的海軍戰艦部署在太平洋地區,推行所謂“再平衡”政策。顯然,這與中國的崛起不是毫無關聯。

國家和人一樣,倒退、停滯會有問題,前進也會有問題。從本質上看,中國面臨的各種麻煩是由前進帶來的,是“成長的煩惱”。

此外,還要看到,中國面臨的麻煩與時代變化密切相關。時代變了,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了,但很多人的思想還停留在過去,仍用冷戰思維來看待中國發展。

如何應對這些麻煩?處理任何問題,必須考慮大環境的變化。小平同志給我們做了榜樣。1984年,小平同志在中顧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指出:“解決國際爭端,要根據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新辦法。”話不長,卻極為深刻。

新情況,是指時代變了,進入了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新問題,是指港澳回歸、釣魚島問題以及南海諸島問題。新辦法,小平同志提出的是“一國兩制”,“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証明小平同志的上述論斷是何等英明。“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也為中國營造了多年的和平發展環境。

而今,在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上,中國面臨的挑戰更加尖銳,也更加緊迫。在美國重返亞太、一些小國妄圖挾美自重的背景下,有些國家希望把中國激怒,妄圖攪亂中國的發展路徑。

面對各種外部“騷擾”,我們日漸有了底氣,也有了更多的手段、更新的思路。過去能夠解決的麻煩,現在一樣能解決﹔過去有些無力解決或者無暇解決的難題,現在則日漸具備了解決的實力。

中國愛好和平,堅定不移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但也絕對不怕挑舋——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証明這一點。中國一定能夠妥善應對各種各樣的麻煩,化解各種各樣的難題。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外交家)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