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在校大學生結婚比數年前驟增 過早成家需謹慎【2】

2012年10月16日09:21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支持聲碰撞憂慮感

據一項調查顯示,近六成學生認為可以接受在校大學生結婚,而超過七成學生認為同居是正常現象。事實上,關於在校大學生結婚的帖子,在網絡上遭遇瘋狂轉發,送去祝福的多半是在校大學生。微博上甚至流傳著這樣的段子,“在校大學生領結婚証可以加三個學分,然而很難理解原因是什麼。身邊某位學姐說:國家級証書當然加學分了……國家級証書……”段子雖然頗有惡搞成分,但卻不難看出,大學生群體對待大學生結婚族的包容和理解,甚至有一邊倒的熱捧趨勢。

2010屆學生阮雨盈畢業后和男友一同出國留學了兩年,今年6月,兩人在母校拍攝了一組婚紗照,隨后在當地民政部門領取了結婚証。她表示,如果能對自己的決定負責,結婚跟身份年齡沒有沖突。“我不排除現在正常年齡的大學生會有思想成熟的人,但大多數人,20歲出頭,如果說要結婚,也許真的是為了出風頭吧。大學,是用來充實自己的,用來完善自己的‘三觀’,豐富自己的經驗,談戀愛當然是可以選修的,但婚姻不是談戀愛,不是兩個人開心就合不開心就分,婚姻意味著更多責任。”

在大學生結婚合法化后,多數人還是表示,這是學生權利的一種進步,但會暫時保留結婚的權利。絕大部分高校也採取“既不提倡也不制止”的態度。據中國社會調查所的網絡調查顯示,69%的被訪者不贊成在校大學生結婚,隻有21%的被訪者表示贊成。大三學生李佳珂表示,大學生沒有牢固的經濟基礎和非常成熟的思想,又是汲取知識最佳的時期,選擇結婚並不是明智之舉。“婚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感情和事業面前,成家應放在立業之后。”

也有少數人持不同態度。家長胡先生就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盡快在大學裡找到一個合適的女友,把關系確定下來領証結婚,省去后顧之憂。在胡先生看來,結婚和學業並不沖突,反而能夠相得益彰。兒子說,每次接到父親的“催婚”電話后都隻能無奈地附和著。

(責任編輯: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