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改革進入“攻堅戰”階段 莫讓“頂層設計”走形

王長江

2012年10月17日15: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改革的頂層設計一個最根本的目標,就是要調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遏制既得利益的膨脹。強調改革的頂層設計,強調改革進入打“攻堅戰”階段,就是要“攻”調整利益格局、遏制既得利益膨脹這個“堅”。

在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在即的今天,“改革的頂層設計”問題引起人們廣泛關注。這一概念,表達出我們對推進全面改革的一種新認識。但從實際情況看,人們對“頂層設計”的理解並不一致,甚至存在不少認識上的誤區。澄清這些誤識,無論對准確把握改革的目標和方向,還是對拿捏改革尺度,都非常重要。

在我看來,“改革的頂層設計”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也不是一個什麼都可以隨便往裡裝的筐,而是針對現階段改革狀況提出的戰略思考,至少在四個方面應有明確的界定。

頂層設計不是事無巨細的執行方案

在科技領域,一談到“設計”,人們往往會聯想到為完成某件事情提供具體的圖樣、實施方案,總之和落實有關,因而越具體、詳盡越好。但是,體制改革意義上的設計卻不是這樣。尤其頂層設計,更不能如此。頂層設計的確切含義,應當是明確改革方向,劃定改革邊界,為來自第一線的改革探索留出空間,降低改革的風險。

這首先是因為,我國地域廣闊,發展程度不一,各地條件千差萬別,即使是常規性工作,尚且不能完全按一個模式進行,更何況改革,尤其是整體性改革。指望制定一個在所有時期、所有情況下對全國所有地方都適用的詳細規劃,然后大家不折不扣地來執行就行,顯然是天真可笑的。其次是因為,全面的、整體性的改革涉及各種最復雜的關系和矛盾,會遇到各種不確定因素。不可能設想,我們對所有這些關系、矛盾、因素及其變化都了如指掌,提出一一對應的解決方案。我們曾經假設,因為掌握著科學理論,我們能夠通過制定和實施包攬一切的規劃,實現生產和需求的完全平衡,並因此而選擇了計劃經濟。在這方面,歷史已經給了我們足夠深刻的教訓。

特別需要指出,如果普通人這樣理解頂層設計,可能僅僅是個認識問題﹔但是,一旦掌握著權力的部門和決策者也如此理解,那就可怕了。按照這樣的思路推進頂層設計,最可能的結果是:公權力本來是改革的對象,現在卻成了改革的主體,於是,改革變成了權力對社會的包攬和管制,變成了掌權者自娛自樂的游戲。

強調改革有發生這種異變的可能,絕非危言聳聽。在實踐中,我們已經在一些部門的所謂“改革創新”中看到了這種變形。從這個角度講,一些學者對“頂層設計”的前景懷有憂慮,甚至進而對這個提法持保留態度,也可以理解。這樣的“頂層設計”,本質上反映的是計劃經濟式的思維。

必須摒棄把頂層設計等同於權力集中的誤識,防止把頂層設計看作新一輪權力上收的起點。改革應是上下互動的過程。一方面,中央為改革提供明確的理念、思路、原則和框架﹔另一方面,地方和基層在給定的條件范圍內放開手腳,進行探索。這恰恰是鄧小平一直堅持的思路。鄧小平強調,黨的好政策不是靠少數人坐在辦公室裡想出來的,而是廣大黨組織、黨員和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我們黨把這些好的經驗加以概括、總結,才形成了黨的正確決策。這一思路,今天我們仍然應當堅持。

所以,在重視改革的頂層設計的同時,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警惕和防止計劃經濟思維的復活。

(責任編輯: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