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俄邁上共同發展之路

馮玉軍 

2012年06月05日08:59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應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邀請,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將於6月5日至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普京此訪,是在國際戰略格局加速調整、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依然巨大、中俄兩國同步崛起的背景下進行的,對於進一步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對於維護地區穩定與國際戰略平衡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俄關系的良性發展首先取決於兩國共同發展、加速復興的國家戰略利益需要。未來十年,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並力爭進入世界中等收入發達國家行列的關鍵期,也是俄羅斯重新崛起並挺進世界經濟前五強的重要階段。中俄兩國的國家戰略重心都在國內,都在於保持穩定、促進發展、改善民生。中俄兩國互為最大鄰國,又同是新興經濟體,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任務決定了兩國必需保持睦鄰友好、互利合作、攜手並進、共同發展。

不久前,普京總統在其有關對外政策的競選綱領中對俄中關系予以高度評價,表示俄羅斯需要繁榮和穩定的中國,中國需要強大和成功的俄羅斯。他同時強調,要充分發揮俄中兩國的各自優勢,使雙方的科技與生產潛力緊密結合,借用“中國風”來鼓起俄羅斯“經濟之帆”。今年4月,李克強副總理訪俄期間,兩國領導人就進一步深化中俄經濟合作、實現共同發展達成了高度的共識。

近年來,中俄經濟合作成效顯著。2011年,雙邊貿易額接近900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國。但與此同時,中俄經濟合作的潛力尚未充分發揮,雙方的投資合作與產業合作明顯滯后。在普京總統此訪過程中,兩國領導人將就進一步深化雙邊經濟合作深入交換意見,就加強高科技合作、能源合作、金融合作、地區合作、基礎設施建設合作達成重要共識。可以期待,隨著兩國以更加積極、開放、包容的心態優化合作模式、實現優勢互補、激發創新潛力,兩國企業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將充分得以發揮,兩國的資金、技術、資源、市場等生產要素將相互結合,實現從單純的商品貿易向擴大相互投資、實現聯合研發生產過渡,共同佔據全球勞動產業分工的有利位置。兩國領導人確定的中俄貿易額2015年達到1000億美元、2020年達到2000億美元,中國對俄投資總額到2020年達到120億美元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當前,亞太地區戰略形勢正經歷著復雜而深刻的變化。朝鮮半島局勢的不確定性、美國亞太安全戰略的調整及其同盟體系的進一步強化與相互融合、美國主導的亞太反導防御體系的建設等都對地區安全構成新的挑戰。如何應對亞太地區安全形勢的不確定性是中俄兩國的共同任務。

普京總統訪華期間,中俄兩國元首將共同簽署關於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若干原則的聯合聲明,倡導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和“共同而不可分割”的原則來處理亞太安全事務,反對借損害別國安全來增強自身安全的做法。但與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臆想的不同,中俄不會搞所謂“結盟”,兩國將致力於發展“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以此來維護兩國的安全利益與發展利益、維護地區穩定與國際和平。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