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該如何看待“中國出國讀書人數全球居首”【2】

蔣廷玉 張寧

2012年10月15日13:47    來源:《新華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看問題的角度從此發生了變化

【講述】蔡遠,26歲,2009年9月赴英國利物浦大學攻讀心理學碩士,2011年底回國,現為南京高校教師。

“從預科轉入碩士階段后,課程少了,自由時間多了,這既是機會也是陷阱——如果缺少自控力,抱著‘好不容易過了預科要好好玩玩’的心態,結果很可能是痛快之后發現時間已過去3個月,要開論文題了,而自己專業領域還是一塊白板。”

“英國碩士學制隻有一年,其殘酷之處在於——你犯下的錯誤很少有補救的機會。因此,得努力做好每一次作業,寫好每一篇論文,考好每一次測驗。”

“有人說留過洋的人和沒有留過洋的人氣質不一樣,其實最根本的是看問題的角度發生了變化。以前隻能看到自己頭頂的一片天空,留學則可以看得更高更遠。”

“不少人認為國外什麼都是好的,但真正經歷過的人,看法會更理性。就說英國吧,紳士風度有各種表現,比如馬路上除救護車外,所有的車輛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禮讓行人,即便是行人在闖紅燈﹔警察會很有耐心地回答提問,甚至會‘利用職務之便’幫你解決問題……也有很不紳士之處,比如馬路上闖紅燈的人比中國還要多﹔街道兩旁也不盡是花團錦簇,易拉罐和薯片袋俯拾皆是……

【延伸閱讀】

最近,網上關於留學不一樣的聲音交替出現。

“我為什麼要送兒子去美國讀大學?”9月23日,新浪網教育頻道轉發了媒體人董郁玉為撰寫的文稿。

兒子在北京四中讀書的董先生感言:“很難單純用躲避高考來形容出國讀高中和大學的中學生們。一位曾在《紐約時報》負責報道教育新聞的記者,在獲得哈佛博士學位后,謀得一個駐中國的職位。一次與我談起北大、清華的畢業生與國外普通大學畢業生的工作表現,感慨地說‘那些在工作中更有創意的國外普通大學畢業生,如果當年在中國參加高考,是無論如何也考不上北大、清華的’。”

網友“厚德載物”則認為,由於語言有障礙及與人溝通不暢,加上寂寞,不少小留學生經常逃課,嚴重耽誤學習及浪費金錢,很難達到原先出國的目的。

“留學數量世界第一沒什麼不好。”國務院參事湯敏10月11日發文表示,留學政策對中國發展的影響提升,涉及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多個層面。

湯敏也不諱言:“目前相當一部分走出去的學生是因為對國內應試教育失去信心,用腳投了票。還有一部分是對我國大學的教學內容與質量不滿,也用腳投了票。”湯敏認為,面對不斷升溫的留學熱,我們應該有更開放的思路和更廣闊的胸懷。“韓國、日本等也經歷過學生大規模用腳投票。當然,更重要的是改善國內教育,從應試教育到高校教育都要動大手術。”

(責任編輯: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