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爹媽申請賬號監控孩子微博 家長要會與兒女交流

2012年10月16日10:59    來源:《沈陽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漫畫 袁野

“你從小到大,我管你吃、管你住、給你零花錢,我看看你微博怎麼了?微博寫出來不就是給人看的嗎?”近日,皇姑區的徐女士為了解兒子的思想動態,也申請了個微博賬號,專門關注自己的兒子。可這事兒讓兒子知道以后,母子二人鬧得很不愉快……

10月11日,徐女士的兒子小堅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和朋友們聚餐、K歌的合照,哥幾個當天喝得暢快淋漓。殊不知,這頓飯就是小堅請的客、結的賬,這錢也正是前天晚上他剛跟媽媽要的,理由是周末英語輔導班的教材費。徐女士看了兒子當天的微博照片后,立馬就火冒三丈:“我當時這個氣啊!這孩子學壞了啊,竟然敢騙我!”

當天晚上,小堅一回家就遭到了徐媽媽狂風暴雨般的“批判”。“我媽就差讓我跪搓衣板了!可是平時每天我隻有15塊錢的零花錢,朋友聚會我從來都沒掏過份子錢,這回我請個客,根本不算什麼。可我媽根本不理解。更可氣的是,她還在微博上監控我!”小堅一連串的“咆哮體”之后,母子二人陷入了冷戰……

與小堅的媽媽一樣,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微博。於洪區的金潔女士覺得在微博上得到的孩子信息更為真實、可靠。“微博上發的,都圖文並茂,看一眼就知道孩子在干啥!”

絕大多數的家長認為,其實管住孩子的微博出發點都是想更了解孩子。“孩子每天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外面,我們作為家長想全方位了解孩子很困難。我們開微博關注孩子,就是想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后及時疏導,但又怕孩子反感,所以隻能選擇悄悄關注。”

對此,遼寧省法制與社會研究會教授李剛英認為,父母想要了解自己兒女的私生活,完全沒必要通過這樣的行為。作為家長千萬不要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願意怎麼處分就怎麼處分。無論什麼事,家長首先要把孩子當做成人來對待,當成朋友來對待……家長應學會多與兒女交流,使他們願意向你攤開胸懷,把自己的看法,無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都要讓他一股腦兒倒出來,這時候再進行指導,孩子更容易接受。(見習記者 黃超)

(責任編輯: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