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參政議政華人有責——訪墨爾本市議員候選人沈霄洋

 李景衛

2012年10月23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人民網堪培拉10月22日電(記者 李景衛)最近,澳大利亞各地紛紛舉行地方選舉。在競選者中,不乏華人。就越來越多的華人參政議政這一話題,記者今日電話採訪了墨爾本華人企業家、自由黨人士沈霄洋(Harvard Shen)先生。

沈霄洋1999年赴新西蘭留學,2005年來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讀研究生,攻讀金融和銀行專業,現為一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通過自身努力,他有較好的職業,經濟基礎堅實,在社會上享有一定的信譽,為從政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在談到華人參政議政時,沈霄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而作為一個出口型國家,澳大利亞對中國經濟的依賴性非常強。因此,華人從政是時代的需要,可以在澳大利亞經濟發展和澳中雙邊關系發展中大顯身手。基於這一點,澳大利亞各大黨派對華人參政很支持。他們需要華人發出聲音,推動澳大利亞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澳中關系進一步發展。

澳大利亞的體制是國家、州、市3級政府。沈霄洋此次是競選墨爾本市地方議員。他說,對於華人參政議政來說,從地方做起是基礎,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這樣可以直接體察和反映民眾日常生活、工作情況和需求。

沈霄洋認為,參政議政是華人義不容辭的職責。他從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社會和澳中關系發展兩個方面論述了自己的觀點。從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社會角度講,華人社區必須認識到自身是多元文化社會的一部分,要有參政議政意識,要有自己的聲音。這樣,首先可以代表華人社區為社會盡職盡責,其次可以反映華人的訴求。

隨著華人人口的增加,在澳大利亞各級政府裡都需要有華人議員。與其他族裔人口及其參政比率相比,華人參政的比率相差太遠。現在,墨爾本華人達20多萬,佔人口的5%左右,而在參政人員中,華人寥寥無幾。因此,更多的華人應該認識到肩頭負有重任,應該走出來參政議政。

在海外的很多華人總以為自己是到了別人的國家,不能太多發出聲音,要保持低調,同時認為地方、州、國家的事情與自己沒有關系,大多以做點小生意或打點零工為滿足。其實,通過競選、參政議政,可以改變那種老是認為自己被排擠在主流社會之外,與政治和國家大事無關的不正確認識,可以提高華人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可以提升華人融入主流社會的整體形象。澳大利亞是個移民國家,歐洲移民於18世紀70年代踏上這塊土地,華人於19世紀60年代也就來到了這個地方,只是數量沒有歐洲移民那麼大而已,但大家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華人參政議政會得到主流社會的鼓勵和歡迎,他們會為華人對社會的責任意識感到十分欽佩。

從推動澳中關系進一步向前發展方面而言,有幾點比較重要。第一,“我和很多華人一樣,出生在中國並受到良好教育,對中國的感情非常深厚,將為推動澳中關系發展竭盡全力。”澳中關系全面深入發展,經貿往來日益擴大對於澳中兩國來說都具有重大意義。第二,華人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了解中國的各個發展階段,了解中國和平崛起將給世界帶來繁榮與發展。華人參政議政可以幫助澳大利亞方面消除對中國的誤解,做到相互理解,真誠合作。第三,今年是澳中建交40周年。與40年前相比,澳中關系取得重大發展。展望未來40年澳中關系的發展,華人應有一種使命感,要積極參政議政,發揮橋梁作用,把澳中關系一步步推向更高階段。

(責任編輯: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