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京華時報:騎車副市長觸動公車改革之痛

2012年06月04日11:47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像蕪湖的這位副市長一樣,騎上自行車,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其實隨時可以做到——需要擁有的,是一顆赤子之心﹔需要放棄的,僅是那麼一點權力的虛榮。
 
近期,一張照片風行網絡。照片裡,一位皮膚黝黑,衣著朴素的父親,騎行在滾滾車流裡。女兒坐在后面,前面車籃裡放著粉色的書包。——如果沒有說明,我們也許會認為這是一位普通工人。但是,他的正式身份,卻是蕪湖副市長詹雲超。幾天來,這張照片一直好評如潮,成為大眾關注熱點。
 
公眾交口稱贊一位官員,是好現象,但也值得反思:作為人民公仆的官員,本來不應該就是普通人嗎?騎車送女兒上學,再正常不過的日常行為,卻引發了如許關注,本身有點不正常。這反過來說明,我們的大多數官員,離老百姓、離日常生活太遠了。遠得大家有點少見多怪了。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警醒,也許應該反省:究竟有多少官員,能在日常生活中走出那象征權力的黑色公車?有多少官員,用公車接送孩子上學?
 
民眾的熱議隱藏著對越改越泛濫的公車改革的失望。公車超標超編已成常態,在這張照片新聞走紅的同時,還有若干關於公車的負面新聞,如四家媒體記者輪番發問,未能問出深圳公車數量﹔陝西榆林正在拍賣的20輛公車,被指超部長級標准等等。作為“三公消費”的重要方面,過多的公車靡費公共財政資源、耗竭環境資源,同時也侵蝕著公眾對政府部門的信心。根據財政部2011年初公布的數據,我國每年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增長率在20%以上,年公務用車消費支出超過1000億元。
 
公車改革步履維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動了制度的制定者及執行者的“奶酪”。這個奶酪,除了既得現實利益,還有根深蒂固的特權意識。曾經見過一位領導,從家到單位,開車隻需五分鐘,騎車也隻需要五分鐘。但專職司機卻不得不一絲不苟每天接送。因為,這是權力的標志。
 
據稱,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公車改革指導意見。但是,從改革方案的落實,到后期的執行,都可預見不會一帆風順。公車改革是一面鏡子,檢驗著政府反腐倡廉的決心,也檢驗著政府的執行力。
 
一個怪現象是,公車泛濫如此,部分官員本身也對此有微詞,曾有官員宣稱,如果真實施公車改革,可以帶頭放棄公車。但是,這位官員的反思遠未徹底。何必要坐等公車改革呢?就像蕪湖的這位副市長一樣,騎上自行車,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其實隨時可以做到——需要擁有的,是一顆赤子之心﹔需要放棄的,僅是那麼一點權力的虛榮。
 
特約評論員劉志權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