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揚州構建新型人才觀:人才工作成干部考核“權重股”【2】

2012年10月12日12:58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盧壽福,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獲得者、中組部“千人計劃”特聘專家,面對上海、北京等國內一線城市拋來的“繡球”,卻最終選擇落戶揚州發展。今年9月,盧壽福創辦的揚州氟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家專注於含氟藥物研發的高科技企業,目前該公司已擁有9項核心專利技術。

“千人計劃”是我國目前最高層次的海外人才引進計劃,目前共引進和資助2263人,而落戶揚州的就有21人。盡管這21人來自不同地區,研究領域也各有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選擇——將揚州作為回國創業發展的福地。

高層次人才紛紛落戶我市的背后,是揚州致力於打造人才高地,建立起一系列完善的激勵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體系,為“三個揚州”建設集聚“第一資源”的發展戰略。

據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同志介紹,為培育和引進高層次人次,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人才工作大會,制定了《揚州市“十二五”人才發展規劃》、《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高層次人才工作制度化、體系化、常態化。

一系列人才工程應運而生:201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實施“綠揚金鳳計劃”,市財政設立了4000萬元的人才工作專項資金,初步建立了激勵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體系﹔設立4億元新興產業引導資金、1億元天使投資基金,優先扶持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揚發展……

投入不遺余力。2009年起,市、縣兩級財政先后設立的人才專項資金達3.4億元,資助了458位創業創新領軍人才和優秀博士人才,有力推動了揚州產業升級和發展轉型。今年,在財政仍然偏緊的情況下,我市將市本級人才工作專項資金由4000萬元增加到1億元,佔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4.5%。

與此同時,依托開發園區和重點企業,普遍建立科技研發機構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目前,全市先后創成汽車及零部件、數控金屬板材加工、半導體照明、智能電網等10多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建成中科院揚州應用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中心、南京大學揚州光電研究院、西安交大(揚州)科技園等高質量的人才創新創業平台,吸引了一大批國際化人才到揚州創業創新。

(責任編輯: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