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揚州構建新型人才觀:人才工作成干部考核“權重股”【4】

2012年10月12日12:58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一“子”活全盤:“第一資源”增添發展后勁

不斷匯集而來的人才帶來了項目、引來了資金、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催生新興產業,讓揚州嘗到了甜頭。據統計,2011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966億元,是2007年的5.13倍,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42.8%,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熊福林博士在美國“硅谷”工作多年,是著名的材料專家。他提出的採用聚光技術提高砷化鎵電池性能的研究,對提高光電轉換率具有突破性意義。在“中顯”的盛邀之下,熊福林博士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出任江蘇中顯集團副總經理,領銜聚光型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及電站研發項目。去年5月,由於項目的前瞻性和企業在產業中的龍頭地位,“中顯”聚光型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及電站研發項目被國家“863計劃”立項,並獲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支持1000萬元。

沒有這一引進,“中顯”很可能無緣國家“863計劃”、無緣省成果轉化,揚州同樣也就無法形成砷化鎵材料的產業高地。熊福林博士的到來,一子活全盤。“中顯”熊福林博士的引進,是揚州“一名高層次人才落戶,帶動一個大項目落戶,帶活一個大產業發展”人才戰略的生動注解。

市委組織部提供的數據表明,僅“綠揚金鳳計劃”2010年實施以來,就已帶動項目投資4億多元,引進專利10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500多項,帶動引進具有國際化背景的高層次人才2000多名。

隨著一批批高層次人才的落戶,一大批高水平的創新創業項目正在穩步推進。據介紹,目前,我市已經建成企業“兩站三中心”221家,其中院士工作站3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2家,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87個。各縣(市、區)、開發園區各規劃新建10—20萬平方米的科技產業綜合體,中顯集團太陽能光伏電池、亞星客車超級電容電動汽車、德可達無人直升機等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創新創業項目在揚州穩步推進。

“隨著全球高層次人才的加速聚集,揚州將迎來科技創新創業的高潮。”有專家指出,“雙創”型人才紛至沓來,將帶動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引發產業裂變式發展,從而形成越來越多競爭優勢明顯的高新技術產品群和企業群。

以人才帶動項目落戶,以人才引領產業發展,正日益成為揚州人才工作和產業發展的新特征,“第一資源”也必將成為助推揚州建設世界名城發展的戰略資源。

(責任編輯: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