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養老金雙軌制將制造嚴重社會不公

2012年06月19日11:34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佔工資收入的28%,居全球最高水平之列,而機關和事業單位未納入社保體系,不用個人交一分錢,退休時養老金卻是前者的3倍。”清華大學公管學院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廣君對《投資者報》表示,這種不公平成為目前人們反對延遲退休的主要原因。(6月18日《投資者報》)
 
養老金替代率是評價養老福利的重要指標,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根據世界銀行組織建議,要基本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養老替代率需不低於70%。國際勞工組織建議養老金替代率最低標准為55%,我國社保養老金目標替代率為58.5%。但實際上,我國普通城鎮職工的養老金替代率僅為30%左右,而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並不參加養老保險,由財政單獨保障,其養老金替代率卻高達80%。這就是所謂的養老“雙軌制”。假若再算上各種名目的補貼,部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可以達到90%以上。
 
“在職時候要講效率,二次分配就要講公平”,但公務員退休金是職工的3倍,甚至更多,試問公平何在?
 
公務員的養老金高於普通職工不新鮮,在許多西方國家也是如此。例如,美國的平均養老金替代率51%,公務員也在70%─80%左右。但是,人家公務員卻不是“吃白食”的,他們在職時同樣要繳納養老保險。美國公務員的養老保險,三分之一由企業和個人繳納,三分之一由政府補助,三分之一靠投資收益。但在我國,公務員在職,卻是不交一分錢的。這種“超國民待遇”,堪稱世界獨一無二。
 
一方面,企業職工養老金替代率遠遠低於國際標准,另一方面,我國養老繳費比例處於世界最高水平,個人與企業的負擔很重。據媒體報道,中國社會保險繳費在181個國家中排名第一,約為金磚四國其他三國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歐五國的3倍,是G7國家的2.8倍,是東亞鄰國和鄰近地區(中國香港和台灣)的4.6倍。中國五項社會保險法定繳費之和相當於工資水平的40%,有的地區甚至達到50%,這一比例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
 
企業職工對養老金“雙軌制”腹誹已久、反響強烈。然而,民意的多寡,似乎並不能左右政策的走向。
 
及早實行養老“並軌”,不僅僅事關社會公平與正義問題,而且還是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據報道,2012年全國公務員及參公管理單位工作人員總規模已接近一千萬,今后,公務員退休后所需要的養老金當然是一個不菲的數目,屆時如何化解,恐怕無法回避。
 
為了填補社保資金巨額缺口,我們一味地強調延遲退休年齡,恐怕無益於保障資金的平衡,甚至誤導社會忽視養老保險制度自身的缺陷,例如雙軌制的改革等。
 
沂蒙客 (來源:珠江晚報)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